秋山行旅,是中国文人喜爱的一个绘画题材,大多会用萧瑟疏远的画境寄托自己的伤时忧世但却无力回天的思想感情。明相国丘濬诗云:“行不得也哥哥。”但陈树人这幅图就不是这样。用蔡元培评价陈树人的话“所为画,极轻微淡远之致,……一出其手,无不化板滞而为灵隽,转粗犷而为秀逸,是诚彻底出于优美的个性,而于六法中之气韵,特擅其长者矣。”
再看看这幅图,诚如蔡元培所言,给人以一种清新灵秀的美感。远山澄明,并不苍凉;中景秋叶嫩黄微红斑驳,在岭南这正是秋收后11月的景色;近景是整修过的山路,平整而清洁,临涧的小悬崖边按上了一排安全栏。路上一男一女两个行人,女人腆着肚子歪靠着两个大箩筐间,坐在驴子背上,神态悠然。男人走在驴子前面回头张望,表示关切之情。至于箩筐里装的是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要去哪里?他们没有说。但是通过女人所穿的大红裤子,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小夫妻带着丰收的成果回娘家。原作无题,因此为题“秋收后”。
重视写生,关注民生,这是岭南画派的特点之一。徐悲鸿曾高度赞扬陈树人,他说:“若艺术以人格为出发点,则陈树人先生之成功,可谓为世楷模。……其忠勤耿介之风,足励末世而树型范。吾人所以感钦服者,乃先生之以从政余暇,仍以精诚创造作品,且独往独来,脱却一切因袭,收获致如是之丰富,真使后生小子,望而却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