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作为道光、咸丰年间重要的传统中国画家,在美术史上与汤贻汾并称为“汤、戴”。乾隆以来,“四王”一派笔墨日趋刻板僵化,使人感到沉闷滞重,而戴熙空灵秀雅的艺术风格颇合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和旨趣,故为世人所追捧。然学戴熙者众,唯吴大瀓最为出色。
此画是吴大瀓临摹戴熙的作品,上有款曰“戴文节清溪泛舟图,墨彩盎然,师之殊难得其妙旨也。小汀二兄大人雅正。庚寅(1890)二月弟吴大瀓。”其时吴大瀓56岁,在河道总督任上。因治理黄河决口有功,朝廷赏头品顶戴。正是意气风发、成熟收获的时节。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借景抒情表达轻松愉快的精神面貌。从技法上看,他已经吸收、消化了戴熙的笔意,笔迹密而不乱,点缀刚健而有力度,气韵从纵横疏放转向含蓄秀雅、空灵精致。吴大澂在青铜器研究和书法上有很高的修养,这幅画也显示出他传统笔墨功夫的高度成熟。
吴大瀓是晚清著名人物之一,为政为学均有建树,官至总督;而学术除金石研究外,古玉研究也卓有成就。著《古玉图考》,探讨既广,考证亦详,至今学界仍称之为杰作。愙斋此画悬于雅室,如与古代名贤晤对,可消长夜,忘劳倦,值得再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