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吟妙韵分春馆、快意清歌府学西
——“朱庸斋先生词学暨书画艺术回顾展”总结
1月25日,为期一月的朱庸斋先生词学暨书画艺术回顾展在大家的热情关注下,落下了帷幕。
回想展览开幕之日,展厅之中,分春三代门人少长咸集,宾客云聚,逸兴遄飞,座谈朱庸斋先生之词学、书画。吕君忾、郭应新两位老师以粤味极浓的音调吟诵了陈洵及朱庸斋的多首妙词,音节婉转,随着词意慢慢展开,与会者都被带入到词章的悠远意境中。
朱庸斋哲嗣朱令名先生在嘉宾题名册上题名
朱庸斋女婿李文约先生为嘉宾题名册题签
通过展览和相关活动,我们总结这次“朱庸斋先生词学暨书画艺术回顾展”的意义,共有七个方面——
一、学术影响
此次展览深度挖掘和整理了朱庸斋在词学上的贡献和影响力,是一次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专题学术展览。
二、花枝春满
《分春词话》是依据朱庸斋课堂上学生笔记整理而成,是朱庸斋词学理论和修养的经验总结,书中列举很多教学案例,通过深入浅出,手把手教学生,在学生具体作品上直接修改,让初学者对学词不畏难,增长填词兴趣,并觉得容易学,有门径可学,培养出了陈永正、张桂光、吕君忾、郭应新、周正光、沈厚韶、蔡国颂等一大批有成就的门人学生。这帮学生不分区域地位,因分春而经常诗词唱和,几十年交流不断,大家相聚时最开心的话题就是跟朱师学习的这段难忘而美好时光。朱师教诗词、做人、用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学生,他的学问人品,几十年为学生所津津乐道,并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一个群体,学生各有再传人。
展厅中的朱庸斋师承一览表
三、词学特色
朱庸斋先生毕生致力于词,既是词人,也是词学家。他论作词要“先求浑成,然后再求神味、情致”。其艺术更是追求“重、拙、大、深、真”。他自述为词“远祧周、辛、吴、王,兼涉梅溪、白石;近师清季王、朱、郑、况四家。所求者为体格、神致。体格务求浑成雅正,神致务求沉着深厚。”为后学指明路径,功莫大焉。
朱庸斋词学著作
四、人品如词
朱庸斋词学追求真情实感,所作诗词皆是胸中激荡而无处述说的真挚感情,非为填词而填词,因其真挚方能动人,因动人而被长久传颂。朱师人品亦如其词。其待人真挚诚恳,率真梗直。教授弟子皆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五、词学影响
刘梦芙《“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将朱庸斋命名为“双枪将董平 ”。并谓:“庸斋恪遵周止庵所云学词途径,宗法南宋,实为瞗村派后劲。其《分春馆词》存词仅百阕,删汰极严,百炼精金,惊采绝艳。较之瞗村,稍逊其苍莽盘郁,而情致温馨绵邈,实近蕙风。盖身世畸零,屡经桑海,少年绮思,悉化悲凉,窈窕之哀,读之沁人心腑。”
吴三立先生以为“庸斋论词,于源流正变,古人之长短得失,谱律之审校,作法之推敲,并能分条析理,深入浅出,易为学者所接受。”兼能“机杼别出,面目多方,而法度俱见也。其见解精辟独特,尤为人所未发,而大有裨益于吾粤词风焉。”
六、吟诵方法
第一次在收藏界的圈子内演示粤调唱词(吟诵)的方式,这一吟诵方式是自陈兰甫、陈述叔、朱庸斋而传至分春门人,代代相承,有传承亦有发展。故而这一吟诵方式在当今岭南具有传播意义。
吕君忾先生在座谈会上分享朱庸斋的词学成就并作唱词演示
郭应新先生在座谈会上分享其学词经历并作唱词演示
七、词兼书画
朱庸斋书法和绘画,清逸绝俗,纯是文人家数,内富涵养,极有味道。
朱庸斋 《水墨山水》
朱庸斋 《楷书七言联》
“朱庸斋先生词学暨书画艺术回顾展”使人们对朱庸斋先生词学的修养,书画艺术高度的认识,比以往更进了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学术展览,使更多有志于词学的后进受益,为艺术的传播贡献一分微力。
正是——
遥吟妙韵分春馆,快意清歌府学西。
澳门书法院院长欧耀南(中)一行莅临参观朱庸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