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
小残卷斋藏碑帖、古籍、名人墨迹精品展
展览开幕时间:5月下旬
承蒙社会各界的厚爱与支持,为期一个多月的叶恭绰书画文献展已圆满落下帷幕,展览画册也已顺利发行,陈绮雯总经理对此感想良多。以下文字选自陈绮雯总经理为《摩天劲节——叶恭绰先生书画文献展》画册所作前言,以飨读者(出版时略有删节)。
追思与传承——叶恭绰书画文献展暨展览画册出版有感
陈绮雯
为叶公办展之愿久矣,惜先生之墨宝,藏品,著录等,早散诸四方,鲜有大宗收藏其作品及藏品者。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联络多位藏家,得到上海、北京、天津、东北、广东及海外等多位资深藏家支持,终成展览之规模,遴选出叶公书法、绘画、藏品、著录等约八十件展品。于3月20日上午,在广州东湖公园精诚所至艺术空间隆重展出,同时举办小型座谈会。出席的专家、学者、藏家纷纷踊跃发言,共同缅怀这位气魄宏大,真知实干的文化巨人。
展出月余,观众络绎不绝,既有八九十岁的老文化人、世家后人,亦有著名学者、文献家、老书画家,文博单位专家、大学文化研究者、领导干部,还有不少艺术爱好者。据观众反映,通过这个展览,对叶公的文化地位和叶公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有了明确的认识。一些过去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的观众表示,通过这个展览提高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现应社会各界人士要求,我们把展品整理成图册,并力所能及地丰富和补充缺失的资料,遂成此册。
叶恭绰先生书画文献展之盛况
精诚所至系列丛书之《摩天劲节——叶恭绰先生书画文献展》画册
叶公先祖居于江浙,其生于北京,二岁回粤,十二岁居北京、江西,故将江浙、北京、广东均视为故乡,生前一直心系广东故土,于粤地关爱独多。某年五月粤中多雨,一夜,公“闻雨声如排山倒海,忧不能寐,盖三载以来,萦心粤中治水,设洪流泛滥,不知何以善其后”。公于粤地,何止心系治水,上至大元帅府财政收入,下至粤剧、文物、民心商情,无不萦心思虑。尤于民族大义,最为心切。在《广东旅沪同乡会第一届会员录》一序上,叶公认为:“吾乡(岭南)杰出之士奔走国家之急......有刚毅明决,效死赴义,百折不挠之概”,希望沪上之广东同乡除了结乡谊,更应不忘先辈为义忘躯之志。
叶恭绰(左三)在广东文物展览会开幕式留影
叶公一生历光绪、宣统、北洋政府、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虽身居要职,然志行高远而务实超脱。北平董君尝概括其一生“秉行强毅,操心方严。且志行閎远,思虑缜密,不能模棱迁就,故政绩昭著,而属下畏多爱少。求才若渴,用贤满天下,而不肯营私结党,故世被其泽,而人不感其恩。”。叶公闻言以诗答之,“然我心不移,悔吝未尝萌”“一笑谢董生,吾意仍如城”数句,最见其素抱。
叶公书法久负盛名,当时的名人请他题榜、作书者众,著名者如蔡元培之墓、印光法师之塔碑等皆出自叶公手笔。其书既有颜真卿、李邕之筋骨劲健,也有赵孟頫之古雅秀媚。启功先生赞其书法云:“天骨开张,盈寸之字,有寻丈之势。”,此次叶公不同时期、不同书体之书法数十帧,皆气力充盈,质朴厚重,而又婉转多姿,于沉静中蕴含博大强毅之品格,使人见字如见叶公其人。
《摩天劲节——叶恭绰先生书画文献展》画册书影
叶公绘事,则擅画四君子及松等。山水间作,尤不多见,然均极具文人雅趣,脱俗出尘。其咏竹句有云:“敢云直节生来瘦,一室清风聊自足。”足见绘事是叶公心志之所寄耳。
本次展览展出之叶恭绰《劲节图》
本次展览展出之叶恭绰与张大千合作扇面三幅
叶公乃大百科全书式之一代文化巨匠,身前受其益者无算,身后获其益者不计其数,睹物思人,如见公身。
正是:
“清标玉骨森相映,还汝人间第一流。”
——陈绮雯
辛丑暮春于广州
本次展览开幕座谈会掠影